bg
  • 电动汽车时代
  • 2023年2月07日08时

    华为车BU曝重大人事变动,余承东或独掌智能车业务,“造车”迎转机?

    快把公众号设为星标,开车不迷路!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正迎来多项人事调整,车BU COO、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王军已被停职。如消息属实,华为余承东或独掌智能车业务。

    对此有媒体向多位接近华为车BU的人士了解,回应皆称:公司内部尚无官方通知。但随着该消息的传出,业内预计余承东可能在华为车BU中的决策权进一步扩大。而余承东在华为一直以来都属于“造车派”。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曾透露,“余承东对华为不造车的决定表示不服,他可能就想造车,但他只有一票。”而另一个更值得关注的细节是,任正非签发的“华为不造整车”决议,即将在今年10月到期。因而此番华为BU人事生变的传言,也更加引发了业内的遐想。

    智选车模式业绩突出,华为造车出现“新转机”?

    2019年5月,华为正式成立车BU部门,与四大BG并列,同属一级部门,隶属于ICT管理委员会管理,当时由王军来总体负责。2021年5月,余承东被任命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而王军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同年9月,王军转任COO(首席运营官)一职,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岗位被撤销。

    目前,在造车模式上,华为参与汽车业务的商业模式有三种:一是作为零部件供应商,以传统Tier 1、Tier2的身份向整车企业售卖零部件和技术方案;二是与传统车企深度合作的“huawei inside”模式,即车企使用华为全套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车尾部标识“HI”模式。其首批合作车企包括北汽蓝谷子品牌极狐、长安汽车子品牌阿维塔和广汽集团子品牌埃安;三是华为智选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华为在产品定义、造型设计、营销、用户体验等各个环节参与更多,与车企有更为深入的合作,比如AITO问界品牌入驻华为智选渠道。

    据了解,王军负责的是其中的Huawei Inside模式,不过,从目前来看,这项业务推进速度稍显迟缓。极狐阿尔法 S HI于2022年7月启动交付,去年下半年全系月销仅仅几百台,HI车型销量更是寥寥;阿维塔 11于2022年12月启动交付,目前交付2000台。除此之外,Huawei Inside模式主打的产品特性——高阶智驾方案ADS,也是王军主导的产品线,其虽然在2021年上海车展期间引发业内关注,但其交付时间大幅晚于预期。

    相比之下,余承东主导的华为智选模式,却显得更为令人瞩目。数据显示,自2022年3月开启交付以来,AITO问界系列销量超7.5万辆,其中问界M5在8月创下智能电动汽车月交付过万辆最快纪录。在此背景下,除赛力斯外,华为智选车模式还相继与奇瑞汽车、江淮汽车、极狐汽车等敲定业务合作。

    而值得注意的是,余承东主导的华为智选模式,一直被很多人视为华为造车的探路之举。从目前来看,尽管王军是否被停职还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支持华为造车的余承东在华为车BU中的话语权将增加,而华为此后是否会选择造车也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此外,坚称不造车的华为三年来在“帮助车企造好车”这件事上参与的越来越深入。业内认为,华为目前在问界车型上所起到的作用已经类似于造车了,虽然没有直接造整车,但造车的关键环节其基本上是全程参与到了其中。而在汽车行业也经历了多年的打磨之后,华为是否会亲自下场造车这件事,似乎已逐渐成为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了。


    余承东:车BU要在2025年后实现盈利

    随着华为车BU走过三个年头,盈利已变为该业务发展的重点。2022年12月,余承东在内部会议上表示,车BU要在2025年后实现盈利。

    去年7月,在第十四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余承东称,华为在汽车上投入很大,1年花掉十几亿美元,直接投入7千人,间接投入超过1万人,他表示,目前这是华为唯一亏损的业务。

    而华为想要尽快盈利,必然需要有更多车企选择华为的产品、卖出更多的车。有报道称,目前华为车BU已推出了超过30款产品,涉及车载操作系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电动、智能车控、智能车云服务等领域,包含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AR-HUD、智能驾驶计算平台MDC等软硬件产品。

    据王军此前透露的数据,截止到2022年10月底,华为已经发货172万套部件,包括体积大的智能电动部件,也包括体积小的毫米波雷达、摄像头。当前,一汽奥迪、奔驰、长城、比亚迪、长安、飞凡等多家企业都与华为有合作,华为的多款智能化软硬件产品也已应用于多款车型中。

    在智选车方面,2022年问界AITO系列全年交付超7.5万辆。今年1月,问界系列交付量4475辆,虽然环比下降,但同比也有449.1%的增长。有消息透露,智选车模式下,在技术和渠道销售方面华为会有相当可观的利润。据传,华为仅在问界车型的品宣和渠道业务上,就有超三成的抽成。由此可见,余承东在接管车BU后力推智选模式,也是加快华为车BU盈利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写在最后:

    余承东若想要实现造车理想,需要在智选车业务上实现更大规模的突破。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个突破至少要达到百万级的销量规模。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要实现这一突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外,在智能化技术方面,华为也很难赢得所有车企的合作。未来自动驾驶等智能化技术是重要利润来源,当硬件逐渐趋同,软件就会成为车型差异化和维持用户粘性的关键,也是决定车企能否活下去的核心因素。上汽董事长陈虹曾讲过,“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上汽是不能接受的,如此一来它就成了灵魂,而上汽就成了躯体。”因此,现在的一个现实是,在合作与直接造车这件事上,华为将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点个“在看”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