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 电动车公社
  • 2023年1月24日11时

    奥迪起诉蔚来车名侵权!居然胜诉!?为何却说蔚来捡了个大便宜?

    关注「电动车公社」

    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正所谓新年新气象,刚进入2023年,汽车圈就曝出了个离谱事。


    1月19号,持续将近1年零3个月之久的【奥迪起诉蔚来商标侵权案】初审终于宣判了。原告奥迪胜诉,被告蔚来败诉。


    奥迪起诉蔚来的理由是这样的:蔚来ES6、ES8侵犯了奥迪的车辆命名权,与奥迪现有S6、S8车型命名过于相似。



    “ES和S,前面多了个“E”都看不见吗?”早在2021年10月刚曝出奥迪起诉蔚来的时候,就有不少网友就纷纷表示不可思议,“一定是奥迪法务部脑子抽了”。


    要知道,奥迪在售电动车型都是“e-tron”后缀的,跟ES俩字母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并且奥迪在此之前根本就没注册过“ES”相关的商标。



    但谁能想到,此次的主审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竟然判了奥迪胜诉。


    德国法官给出的解释是这样的:“字母E通常被用在一些电动或者电气化车辆的改型上,会被解释为“发动机形式”的改变。消费者可能会误以为ES6就是电动版的S6,两款车来源于同一汽车制造商。”


    根据德国《商标和其他特殊标志保护法》第三章第14条中的2、3显示,同类产品或类似产品或服务上,使用该商标相同或相似的任何标志,并且在相关公众中存在混淆的可能,其标志将被禁止在产品、广告、服务等场景中使用。



    按照判决结果,蔚来各车型在德国禁止使用ES6和ES8两个名字同时面临25万欧元(合人民币183.79万元)的罚款。


    如果蔚来不遵守法院判决,蔚来德国部门总经理将面临牢狱之灾最高可判六个月之久。


    值得一提的是,正因为奥迪起诉蔚来这件事,使得蔚来在去年10月欧洲发售ES7车型,到被迫改名为了EL7。



    这让我一时间想起了,2010年天王刘德华起诉了四川一家叫“刘德华板鸭”的川菜馆侵犯名誉权。


    结果调查后发现,川菜馆的老板本名就叫刘德华,岁数比天王本人还大。后来刘德华紧急撤诉,给老人家赔了不是。



    奥迪胜诉蔚来的消息一出,许多国内网友都对判决结果表示不可思议,他们调侃到:


    “懂了,这就去告奥迪商标侵犯奥运会图案。”

    “奥迪赶紧去起诉奔驰啊,他们有S300,S400,S500,S600。”

    “奥迪怎么不起诉迪奥?”

    “接下来宝马要起诉其他车企了,满大街都是X3、X5、X7。”

    “德国自己人还是得向着自己人。”

    ……



    不过,我的一位朋友跟我阐述了一个跟绝大多数网友截然不同的观点:“所有人都知道老干妈辣酱火遍大江南北,这时突然冒出来个‘老二嫂’也做辣酱。虽然名字只有一个‘老’字重合,但你说‘老二嫂’是不是涉嫌碰瓷老干妈蹭热度呢?”


    “商标与名称本身就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单论先来后到的话蔚来这次的确不占理。”


    网络上也有网友表示:“中国企业崇洋媚外的心态早该改改了。”



    纵观整个全球汽车工业史,类似奥迪起诉蔚来这样的车型命名案例冲突并不是没有发生过。


    譬如1963年,保时捷准备发布新车901时,就收到了标致汽车的律师函。


    标致认为,以“3位数字且中间为0”的车款命名方式,已被标致使用多年。保时捷901的命名方式是违反法国商标保护法的,侵害了标致汽车的利益。


    最后,保时捷无奈之下只好把保时捷901,改成了保时捷911。



    不过,一家欧洲汽车巨头因商标问题起诉中国车企的案例,在此之前并不常见。


    英文字母一共就26个,数字一共就10个,这意味着采用“字母+数字”的组合方式命名车型的,出现“撞名”的概率很高。


    整个汽车市场也存在着比奥迪告蔚来案件重合度更高的车型命名,譬如标致308GTi、208GTi大众高尔夫GTi;明锐RS、福克斯RS、奥迪RS、骏捷RS;奔驰E200和宝骏E200;哈弗H9和红旗H9……


    可谓一抓一大把,数不胜数。



    虽然在奥迪起诉蔚来的过程中,奥迪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将谨慎地全面保护知识产权及商标权,奥迪许多型号都具有标志性特征,这也特别适用于奥迪的运动型S车型。


    但,真像奥迪说的那样,仅仅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商标权不受侵害,才起诉蔚来的吗?显然不是的。


    从时间顺序来看,2021年、9月蔚来正式进军挪威,这也是蔚来向欧洲市场迈出的第一步。而仅仅不到1个月的时间,奥迪就起诉了蔚来。


    蔚来在欧洲大陆上的脚刚落地,还没触碰到德国,奥迪就立刻采取了行动。这充分说明奥迪早就对蔚来即将布局欧洲市场在暗中观察了。


    或许,这是奥迪精心策划的一场“碰瓷案”。



    至于为什么奥迪盯上了蔚来作为目标,而不是在中国销量要高出好几倍之多的比亚迪。并不是因为奥迪啃不动比亚迪,而是奥迪和蔚来的市场与价格定位,相比比亚迪而言重合度要高得多,二者主打的都是高端市场。


    就拿国内市场来说,奥迪最热销的车型A4L和A6L,抛开经销商折扣,其官方指导价在32-65万元价格区间。而蔚来从最便宜的ET5到最贵的ES8,官方指导价在32.8-65.6万元。


    虽说一个是油车一个是电车,但单从价格区间来看,蔚来与奥迪主销车型的定位几乎完美重叠了。



    接着咱们来分析分析销量。


    2018年-2022年这5年之间,蔚来销量可谓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大势而飞速增长,其中2019年-2021年这3年与去年相比,均实现了销量翻番。


    虽说从2019年开始,疫情封控使得总体社会经济出现下滑,大家兜里钱都越来越少,甚至出现了很多失业人员,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整体汽车市场,基本盘从2018年的2800万辆水平下滑到了如今的2500万辆水平。


    但比较令人以外的一点是,在疫情后国内整体燃油车市场大幅缩水的情况下,BBA的近5年的销量居然基本上没什么变化,甚至还有小幅增长。


    这其实可以说明一点,尽管蔚来、小鹏等新势力车企都把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瞄准了BBA市场,BBA在大多数用户心目中的市场地位,短时间内仍然是难以撼动的。


    也就是说,奥迪并不需要担心蔚来近两年的崛起,会导致这两年自家油车卖不出去。



    但关键问题是,无论是中国、欧洲还是美国,近两年汽车电动化率都呈现出明显的上升态势。


    国内电动车渗透率已从2019年的4.7%,瞬间爬升至2022年的28%。也就是说,现在市面上的新车基本上每10辆车里有3辆是新能源车。


    欧洲这边在环保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渗透率一点也不必中国低,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出,欧洲新能源渗透率差不多在25%左右。


    保不齐再过个5-10年,整个汽车市场赛道都从燃油转电动了,届时再谈自家燃油车有多牛,又有什么意义呢?



    虽说蔚来2022年12.2万辆的销量,在国内新能源市场连前10都没没排进去。但如果把市场细分到40万元以上高端纯电动市场的话,就会发现,蔚来占比已经超过了70%。


    可以说,目前在国内买一辆40万元以上的电动车,蔚来几乎是一个绕不开的选择。


    我们再来看看奥迪电动车在国内的表现如何。


    奥迪国内在售的纯电动车型分别为紧凑型SUV Q4 e-tron,以及中大型SUV奥迪e-tron(Q5),前者2022年全年销量为6626辆,后者销量为899辆,俩加在一起才只有可怜的7525辆。


    奥迪电动车在国内一年的销量总和,甚至赶不上蔚来单款车型单月的销量。



    近期进过奥迪4S店的朋友应该知道,奥迪已经把e-tron车型尽可能放在了展厅里最显眼的位置,生怕用户看不见,但即便这样也无济于事。


    不仅仅是国内市场,就连德国本土市场,奥迪电动车卖的也不太理想,Q4 e-tron和e-tron两款车型只能勉强以月销1000辆左右的水平,在排行榜15名左右徘徊。


    而霸占德国电动车销量榜首的,恰恰是“外来入侵者”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销量是奥迪电动车的将近3倍之多了。



    虽说奥迪自身定位标榜豪华品牌,但在很多用户眼中,奥迪燃油车在性价比方面还是相对不错的,这也是奥迪在国内能获得相对稳固市场地位的原因之一。


    但奥迪的电动车,性价比就没自家燃油车那么突出了。


    就拿Q4 e-tron来说,虽然这款车型是基于大众纯电平台MEB平台打造,并非奔驰EQC那样的油改电车型,但30万元的价格却只能买一辆紧凑型SUV,空间实在是小了点。


    丐版单电机长达8.8秒的零百加速,比不过市面上同价位的大多数车型,605公里的续航也只是达到了同价位的平均水平。



    实际上,早在奥迪起诉蔚来时间刚发生时,不仅中国群众表示看不懂奥迪这波操作,连德国国内的一些行业内人士也表示,奥迪这波操作完全没有必要,甚至不乏许多反对的声音。


    杜伊斯堡汽车研究中心的汽车教授费迪南德·杜登霍夫表示:“奥迪S系列是轿车,蔚来ES系列是SUV,二者发生混淆的可能性很小。奥迪这种做法会适得其反,奥迪不应该用诉讼的方式应对竞争者。”


    贝吉施格拉德巴赫汽车管理中心教授史蒂芬·布雷泽表达的更为直接:“奥迪上诉的动机,侵权事小,用法律手段拖慢竞争者蔚来在奥迪家门口的扩张,才是题中之意。但,一场诉讼很难阻止中国电动车品牌的扩张。


    2022年蔚来在欧洲前十个月的销量为970辆,不足1000辆。而同一时段奥迪Q4 e-tron在欧洲的累计销量为19661辆,一个车型是蔚来整体销量的20倍。


    在大多数欧洲人眼中,蔚来只不过是一个存在感很低的“小透明”而已。


    奥迪这次胜诉,虽然获得了第一阶段的胜利,但也相当于变相给蔚来打了广告,有点反向操作的感觉。


    当然,蔚来可巴不得事情越闹越大,秦力洪表示:“事情还没完呢,我们还会继续上诉。”


    等事情下一阶段有了新进展,我再抽空跟大家聊。






    写在最后



    近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无论市场还是技术,都得以迅速发展。


    在许多欧洲人眼中,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似乎只用了一眨眼的功夫。


    昔日被合资品牌按在地上摩擦的自主品牌汽车,突然有一天杀了个回马枪,直接杀到了汽车发源地,德国人的家门口。


    被堵家门口的滋味肯定不好受,德国人也难免会心慌、自乱阵脚。


    正如许多国际学者所分析的那样,中国汽车渗透进全球市场,这一趋势已然不可阻挡。更充分的竞争之下,必然会诞生出更优异的产品。


    唯有优质的产品,才是抗击外敌的关键啊!






    电动车公社旗下有多个新能源相关社群,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我们社群运营小姐姐微信,对她温柔点哦!毕竟到现在都还没转正!
    进群口令“大群”、“其他品牌名”,欢迎大家一起进群吐槽,天南海北的话题都可以。在这里,或许会找到和你志同道合的好友哟~

    点击一下不错过更多深度内容



    奥迪,抓紧时间造好产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