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 电动汽车时代
  • 2021年12月23日07时

    这些续航超1000公里的新车即将上市,纯电动车还有多少焦虑待解?

    快把公众号设为星标,开车不迷路!





    近日,据官方消息显示,广汽埃安AION LX PLUS车型将于2022年1月6日正式上市。作为改款车型,新车配备了埃安的“海绵硅负极片电池”,电池组容量达144.4kWh,CLTC工况续航里程达到了1008km。

    此外,蔚来汽车在12月18日举办的NIO Day 2021上正式发布了旗下第二款轿车ET5,其中搭载150kWh固态电池的顶配版车型CLTC工况续航里程达到了1000km。据悉,新车预计将于2022年9月正式交付。同时蔚来宣布,其另一款续航能够达到1000km的中大型智能电动旗舰轿车ET7也将于2022年3月28日开启交付。

    至此,2022年已有三款纯电续航达1000公里的车型明确上市和交付时间,纯电动车续航能力将跨入一个新的阶段。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续航能力的不断突破,纯电动车的续航焦虑已逐渐被打破,但用车方面的焦虑得到彻底解决了吗?


    续航焦虑

    现状:阶段性解决,用户更务实


    虽然目前电动车的续航能力也是广大用户关注的问题之一,但相比以往,这种关注不再像以前那么焦虑,并且更多用户在考虑实际需求的基础上,也愿意去选择低续航版本的车型,只要性价比合适。

    另外,续航超过1000公里的AION LX PLUS、蔚来ET5、ET7即将在2022年正式上市,这样的续航能力相比大多数燃油车的续航能力还要高得多。并且,除了这三款车型之外,相信2022年还会有更多新的续航达到1000公里的新车上市。据悉,智己汽车早前也曾表示,L7车型后续将会推出续航1000公里的车型;奔驰近日也发布了一款全新纯电动概念车Vision EQXX的预告片,该车在配备了高能量密度电池组之后,原型车的最大续航里程将超过1000公里。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威马也曾提过要推出续航超1000公里的纯电动轿车,但是今年初沈晖却又对媒体表示,如果在未来充电桩技术非常完善的情况下,1000公里续航的电池是没有必要的。沈晖认为,“如果主流车型都搭载1000公里续航的电池,那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


    低温稳定性焦虑

    现状:待解,新技术、新材料正在不断提升动力电池的低温稳定性


    续航的低温稳定性,可以说是目前影响电动汽车推广普及的关键因素之一。近日,在懂车帝发布的一份41款新能源车的冬季续航测试成绩中,个别车型的续航达成率仅为标称续航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目前纯电动车的续航稳定性受外部环境影响太大了。


    换电成本焦虑

    现状:待解,短期内难以有大的进展,或许要换种方案解决

    尽管有不少新能源厂商推出了回购计划和对电池衰减的保障条款,但电池衰减和换电成本过高仍然备受诟病,由此造成的纯电动二手车估值过低被认为是阻碍潜在用户购买的重要因素。

    就在最近,来自芬兰的一位特斯拉Model S车主将自己的爱车绑上炸弹炸了个粉碎,原因是该名车主的2013款Model S出现了故障,迫使他不得不将车拖到特斯拉服务中心。四周后,特斯拉服务中心告知他,需要另付2.248万美元(约合14.33万人民币)来购买新的电池组。这名车主一怒之下在自己的Model S上捆绑了30公斤的炸药,并且炸毁前还在车里放了一个埃隆·马斯克的玩偶。


    充电效率焦虑

    现状:待解,快充技术和基础设施在逐渐完善


    近日,蔚来汽车李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还说充电焦虑的,基本都是汽油车用户操电动车的心” ,或许蔚来在解决充电焦虑方面有了更大的信心,但不管是谁操谁的心,能解决问题就是关键。

    另外,在提升充电效率方面,比亚迪、广汽埃安、奥迪、特斯拉等都在充电效率方面取得了更快的进展。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比亚迪汉充电10分钟能够实现续航超100公里;搭载SPEED+版超倍速电池的AION V Plus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112公里的优异成绩;蔚来换电整个过程据称一次耗时仅10分钟即可完成。


    电池安全性焦虑

    现状:待解,但整体安全性能和技术更完善


    电池安全主要体现在行驶、停放自燃和充电起火等。今年11月30日凌晨,南京某小区地下车库一辆沃尔沃XC90插电混动车发生起火燃烧事故。12月20日,河南郑州一辆正在充电站充电的威马EX5突然起火,所幸无人员伤亡。据车主表示,起火车辆她刚购买了七八个月,当时车主正坐在车内,听到异响后赶紧从车上下来了。目前该车的起火原因正在调查当中。22日,三亚市吉阳区海螺一路,一辆停在路中间、车牌号为琼BD16XXX的威马电动汽车突然起火。

    由此可见,尽管相比以往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已得到极大的提升,但整车安全和电池安全到任何时候都将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并且要长期投入研发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结语:

    造车不容易,有时候不仅仅是前期的投入和量产、服务,还有来自产品的整个过程适应性等方面的压力。甚至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也在今年冬至日发文感慨称,如何在2024年顺利发布智能电动汽车,这个题目很难。因此,我们看到电动汽车发展越来越快,技术进步、产品的科技性能、电池技术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但在实际的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仍然很多,还需要不断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

    【还不知道怎么选新能源汽车?扫码进群领取专业指导,更有专属福利放送

    点个“在看”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