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 电动车公社
  • 2022年2月17日11时

    网传特斯拉第二工厂落户辽宁,利好茅台还是利好新能源?

    关注「电动车公社」

    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大家好,我是电动车公社的社长。


    前几天,某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看跌宁德时代20%的消息,引发了业界激烈的讨论。


    从宁德时代发表的声明来看,似乎是被谣言恶意做空了。

    在社长看来,宁德时代从高点的692元/股下跌到最低的485元/股,更多的原因还是美国加息导致逐利的资本撤出A股、回流美国,和宁德本身的关系并不大。


    毕竟,这几年新能源的增长可是实打实的,宁德时代的市占率、技术水平和供应能力也是实打实的。股价本身只是资本市场的反映,和一家企业的业绩并没有太多关系。


    众所周知,万物皆可利好茅台


    然而最近又有另一份传言称,特斯拉第二工厂要落户辽宁了!



    媒体给出的证据,似乎还挺可信。


    第一点证据,是马斯克在2021年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公开表示:今年的重点并不是发布新车,而是扩大产量。因此将为亚洲下一座特斯拉超级工厂选址。


    第二点证据,就颇有几分微妙了。


    12日,《辽宁发布》在文章中提及,要“结合文官片区城市更新,拉开工业发展空间,为特斯拉等重大新能源整车项目落地奠定基础”。



    但随后,辽宁发布将这篇文章删除,财联社也称“特斯拉回应此消息不实,选址的事还没有确定”,让整件事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那么,特斯拉有没有可能落户辽宁?


    如果落户成功,到底利好茅台,还是利好新能源?



    01. 为什么是沈阳?

    ,”

    其实早在去年,就已经有特斯拉第二工厂正在选址的消息传出。青岛、广州、重庆、合肥、武汉等城市,都曾加入这场“落户”争夺战。


    网友们也纷纷表示,欢迎特斯拉来自己的家乡建厂:



    针对此事,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却没有否认特斯拉不会建设第二工厂,而是“选址信息不属实”,更引发了大家对于特斯拉新厂址落在何处的遐想。



    但这次,特斯拉第二工厂落户辽宁的消息似乎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早有预谋”。


    早在2020年10月,沈阳大东区区委书记王新北就曾经考察过特斯拉总部,甚至还“探讨交流”了特斯拉东北总部项目的未来布局规划、销售等情况。



    这次和特斯拉传出绯闻的大东区文官片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也非常微妙。



    一方面,文官屯东北方向有着大量的未开发土地。从卫星地图上看大概有三五百万平方米,面积足够3个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使用。


    还能安排不少新能源零部件企业,满足特斯拉的用地需求,不是问题。


    另一方面,文官屯周围的上汽通用北盛工厂,目前已经彻底停产。华晨宝马的大东工厂,也面临股权结构调整的问题。


    这对支柱产业只有汽车的大东区来说,能否争取到特斯拉第二工厂这块“香饽饽”,便显得尤为重要。



    另一方面,特斯拉这边也在积极准备东北地区的相关业务。


    去年年底,特斯拉中国充电团队通过社交平台,对外公布了东北地区特斯拉超充的部署情况。


    从密度来看,已经超过西北地区,正在追赶西南地区:



    甚至在8月13日,还开通了“极光之旅”充电线路,把超充的触角伸到了中国最北端的漠河北极村。



    身处老工业基地的沈阳,也格外受到特斯拉的重视。


    11月26日,特斯拉在沈阳举办了一场“T-talk”讲堂,和车主朋友们聊了聊在严寒的东北地区有哪些用车知识,当然也免不了宣传一下自家的超充技术和超充网络。



    特斯拉之所以把第一场冬季讲堂放在沈阳、而不是有着“东方底特律”之称的长春,除了因为辽宁身处东三省最南端,更适合纯电车型日常使用之外,也离不开车主们的热情。


    从2020年的数据来看,辽宁省的特斯拉销量在国内34个省级单位中排名第15,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寒冷地区不买电动车”。



    而且无论是体验中心、还是交付服务中心,特斯拉在沈阳的布局也都比长春、哈尔滨要早一两年。看上去,特斯拉的确对沈阳情有独钟。


    那么,特斯拉第二工厂落户沈阳,到底有多大的可能性?



    02. 沈阳,适不适合特斯拉?

    ,”

    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总结最近三年特斯拉做了些什么事情,那一定是“降本增效”。


    用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也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来分析的话,特斯拉销量增长的现象背后,体现的正是超级工厂“降本增效”的本质。



    沈阳,刚好能满足这一点。


    在大东区文官片区周围,除了华晨宝马、华晨雷诺金杯、华晨中华和已经停产的上汽通用北盛四大整车厂之外,还有德尔福、法雷奥、江森自控等百余家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


    100公里、最多2小时车程之外,还有国内十大钢铁集团中的两家——鞍钢和本钢。


    供应链形成规模和集聚效应之后,最大的优势正是降低成本。


    另外,这片空地旁边2公里就是文官屯物流园,不到5公里就是沈阳南北高架和沈阳绕城高速。而且沈阳作为连接东北和华北地区的铁路枢纽,拥有多达9条铁路干线。


    无论是把新车运往全国各地的交付中心、还是大连港、或者是中欧班列,交通都足够便利。



    工厂开工要耗费的大量能源,在沈阳也不是个大问题。


    2020年,辽宁省的风电装机量就已经接近1000万千瓦,排名全国第十。


    到了2021年底,辽宁省又制定了140万千瓦规模的风电建设规模增补方案。其中,沈阳市要新增30万千瓦的风电示范项目。


    作为对比,特斯拉上海临港工厂投产初期的用电容量是4万千瓦。这也就是说只要特斯拉来,就能用上100%的清洁能源,还便宜。


    更不用说沈阳放眼全国都并不算高的房价、地价和生活成本了。社长最心水的白鹤大冷面,人均只要27元就能吃到圆滚滚,幸福指数直接拉满。



    此前,特斯拉并没有在建厂问题上和印度达成一致,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印度饭不好吃缺乏优秀的人才。


    虽然印度的人力成本可以说是低到无法想象,但工人的水平实在是太差了。一个正常人能做完的活儿往往要分给两三个人干,磨洋工、迟到、缺勤都是常有的事儿。


    难怪印度一个劲儿想让马斯克来印度建厂,但马斯克只是强调关税,对建厂一事避而不谈


    反观沈阳这边,在去年上汽通用北盛工厂停工停产、华晨又被迫破产重组之后,大量的汽车工程师和产业工人不得不另谋出路。


    这批在老工业基地中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正是超级工厂最需要的人才。


    以及从特斯拉最近建厂的选址来看,气候条件也在从加州、上海这样的温暖地区逐渐向内华达、柏林这样的寒冷地区靠拢。



    这是因为在工厂里其实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律,“工厂怕热不怕冷”。


    尤其在夏天,机器运转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厂房室温往往会比气温高上5℃左右。


    工厂在这种环境下运转,不仅工人待不了多一会儿就会大汗淋漓,机械设备的寿命也会受到影响。


    而沈阳的全年平均温度差不多是9℃,比起上海的18.5℃来说的确更适合全年开工。


    综合成本、效率、产业链、交通、气候等多种因素来看,沈阳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03. 究竟利好谁?

    ,”

    有一种说法是,特斯拉在沈阳建厂,可能是要解决动力电池因环境温度变化而影响电池性能的缺点。把工厂建在寒冷的地方,更方便测试和改进。



    但仔细想想,就能发现这种说法完全禁不起推敲——


    生鸡蛋放多久会变质,哪里需要真的抱一只鸡去东北下蛋,直接把生鸡蛋放冰箱里就好了嘛!


    所以对特斯拉选址来说,唯一的考量还是“降本增效”。



    日韩的确有同样发达的电池和零部件供应商,也有着优秀的汽车工程师和产业工人。但无论是零部件价格还是员工工资,都很难和国内去竞争;


    印度的基建、交通、人才都有着很大的问题,唯一的优势只有潜在市场。所以马斯克前段时间和印度交锋的重点在于进口关税,基本可以排除;


    如果落户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又有点像“扶贫”,要带过去自己一整套的供应链体系。


    想要十全十美,特斯拉的新工厂只有可能落户中国。



    根据官方消息,2021年上海新能源汽车总产值超过1600亿元,其中有1500亿元都是特斯拉上海工厂做出的贡献。


    而这1500亿背后,又是无数个从中受益的国产零部件供应商、物流企业和仓储企业。甚至在股市中,还带起了一波“特斯拉概念股”。


    这些收益,又会随着零部件企业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反哺整个新能源行业,最终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


    这到底利好谁,社长应该不用多说



    相关知情人士称“今年特斯拉将开启新工厂的选址工作,但结果要2023年确定,落户沈阳并非最终消息”,也说明特斯拉还在进行最终的对比和考量。


    但无论是哪座城市能够复刻特斯拉上海工厂的成功案例,都会对当地的经济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接下来,就看哪座城市能够在这场“抢特大战”中笑到最后了。




    04. 写在最后

    ,”

    我们把时针拨回到三年前,那个国产Model 3刚刚下线的时刻——


    彼时的新能源圈,基本充斥着两种观点:


    特斯拉“鲶鱼”论和自主品牌“唱衰”论。


    但让大家没想到的是,特斯拉的“鲶鱼效应”居然如此明显。


    2021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达到484130辆(其中161566辆销往海外),离BBA三家五六十万的销量仅有一步之遥。


    仅仅是一座工厂,就能提供接近2万个就业岗位,每年纳税额超20亿元,还能盘活近两百家直接、间接供应商的业务。


    而让大家更没想到的是,在特斯拉的冲击下,我们的自主品牌不仅没有被打倒,反而越战越勇。整个新能源“组织”也越来越壮大。


    一眼望去,销量翻倍的成绩都显得有些“不思上进”:



    这也正应了两年前,社长在这篇《特斯拉屠杀》的文章里和大家说的:


    感谢特斯拉这个「新能源时代」的开启者,尽管让这个战场看上去更血腥更暴力了,却也让这个时代来临得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