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 电动车公社
  • 2022年8月04日12时

    今日新闻|比亚迪7月销量超16万台!12家车企公布销量!零跑T03再涨价!五菱首款混动车型发布!

    关注「电动车公社」

    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今日新闻》将会每天给大家带来几条当日重磅新闻,并附上社长的简单评论。关注「电动车公社」,新能源圈大事小事看我们就够啦~


    今日新闻要点:
    • 比亚迪7月销量为162530台;
    • 广汽埃安7月销量为25033台;

    • 哪吒汽车7月交付量为14037台;
    • 零跑汽车7月交付量为12044台;
    • 小鹏汽车7月交付量为11524台;
    • 理想汽车7月交付量为10422台;
    • 大众ID.纯电7月销量为10086台;
    • 蔚来汽车7月交付量为10052台;
    • 赛力斯汽车7月销量为7807台;
    • 极氪7月交付量为5022台;
    • 岚图汽车7月销量为1793台;
    • 创维汽车7月交付量为1159台;
    • 蔚来与壳牌合作的首座充换电站上线;
    • 零跑T03再涨价,最高涨幅6600元;
    • smart精灵#1 Premium涨价;
    • 五菱星辰混动版正式发布;
    • 比亚迪将进军德国、瑞典市场;
    • 理想汽车申请“李想出行”商标;
    • 小鹏汽车建成国内最大自动驾驶智算中心;


    1、
    比亚迪7月销量为162530台

    比亚迪7月销量为162530台,其中乘用车销量为162214台。乘用车型中EV车型销量为80991台,DM车型销量为81223台。



    比亚迪本月仍然领跑了新能源销量榜单,而且相比上个月的13.4万台又有了大幅度提升,可见比亚迪的销量并不是受限于订单数,而是产能。随着海豹的投产交付,以及后续军舰系列的陆续上市,比亚迪下半年的销量大概率还能再上一上,提前完成全年的销量目标应该不成问题。


    与此同时,销量稳步上涨的比亚迪已经不满足于国内市场了。随着各地工厂的陆续建成投产,产能逐步释放的比亚迪最近已经明显加快了出海的脚步。




    2、
    广汽埃安7月销量为25033台
    广汽埃安7月销量为25033台,1-7月累计销量为125284台。

    其实早在去年8月份,广汽集团就宣布了广汽埃安将会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内部资产重组、员工持股、外部引入投资者的方式来提升广汽埃安的竞争力。因此,广汽埃安不仅是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走得最快的一个,也是最有活力的一个。而在7月18日,广汽埃安就在广东联合产权交易中心正式开启了预挂牌,利用资本市场来助力上市,从而在研发领域及产业化布局方面获得更多资金。而广汽埃在7月份依然延续了2万+的销量,目测全年销量将会突破20万台,也无疑是面向投资者的实力证明。或许在接下来,我们会看到广汽埃安的玩法逐渐脱离“老国企做派”,而是越来越像一家“新势力”

    3、
    哪吒汽车7月交付量14037台
    哪吒汽车7月交付量为14037台,1-7月累计交付量为77168台。
    “流水的销冠,铁打的哪吒”终于有所改变了!哪吒在7月份用1.4万台的销量,成功拿下了新势力单月销冠,可喜可贺其实作为年轻品牌的哪吒,在过去的每一步中都走得很稳。不显山不露水,靠着性价比成长为新势力里不可忽视的存在。就比如这个月末刚刚发布的哪吒S就把起售价做到了20万内,让一部分车友直呼“真香”的同时,也和长安深蓝SL03、比亚迪海豹这两款新能源B级轿车成了直接竞品。前段时间我们的滑布李也提前体验到了哪吒S,但它能否靠着激进的智能风格俘获车主们的心,还有待时间验证。


    4、
    零跑汽车7月交付量为12044台
    零跑汽车7月交付量为12044台,1-7月累计交付量为64038
    同样让人有些意外的,是同样主打性价比的零跑。它凭借1.2万台的销量成功取代以往的哪吒汽车,成了本月新势力销量的“榜眼”,同样值得恭喜。但随着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零跑今年已经调价好几次。如何在保有车辆竞争力的同时保证车型利润率,始终是零跑的一大问题。尤其是主打性价比的零跑T03,已经很难抗住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了。如此看来,性价比小车会逐渐往10万元价位的高端靠拢,而以往做小车的新能源车企转型智能电动车,也就成了必然。


    5、
    汽车7月交付量11524台
    小鹏汽车7月交付量为11524台,1-7月累计交付量为80507台。

    上个月的销冠小鹏本月下滑到第三位,甚至还被曝出部分门店以降价换销量的消息,似乎日子有些不太好过。但好在下半年的重磅车型小鹏G9即将上市,这是很多车友期待的一款车型,是否真能像何小鹏所说成为50万内最好的SUV虽然还无法盖棺定论,但大概率能给小鹏接下来的销量带来直观上的提升。

    不过在这里提醒一下小鹏,搭载800V超高压快充平台的小鹏G9宣称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但配套的超充桩也得抓紧时间大规模落地啊,可别让车主们“望桩兴叹”了



    6、
    理想汽车7月交付量10422台
    理想汽车7月交付量为10422台,1-7月累计交付量为70825台。

    理想本月依然延续了过万销量,还是在只有一台理想ONE交付的前提之下。此外,L9订单已经突破5万台、且确认订购的大定用户超过3万名,估计下半年月销2万台也是有可能的事情。但在理想L9大火当下,也同样有相关的可靠性问题曝出。关于这一点,社长正在写文章准备和大家分析一波,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留言告诉社长想了解什么问题



    7、
    上汽大众ID.纯电7月销量10086台

    上汽大众ID.纯电7月销量为10086台


    ID.系列销量破万,对正处于电气化转型中的大众来说是个难得的好消息。虽然目前代表改革派的前CEO赫伯特·迪斯刚刚从大众集团离职,但大众的改革进程并不会因此中断,新能源产业的壮大也的确需要大众这样的传统巨头跟进。



    8、
    蔚来汽车7月交付量10052台
    蔚来汽车7月交付量为10052台,1-7月累计交付量为60879


    这个月,蔚来新平台的几款车型受限于产能影响了交付速度,李斌本人也谈到ET7因为压铸件供应不足少交付了几千台。本以为这个月蔚来销量数据应该不会太好看,但没想到蔚来还是跌跌撞撞的卖了10052台,实现了连续两个月交付过万。在完成产能爬坡后的蔚来,销量很可能会再上一层楼,和其他新势力一起进一步推高新能源渗透率。不管承认与否,属于新能源的时代,是真的来了。



    9、
    赛力斯汽车7月销量为8469台

    赛力斯汽车7月销量为7807台,其中问界品牌7月交付量为7228台,问界M5累计交付量为26348台。



    问界7月斩获了7千辆销量,对于一个成立不久的年轻品牌来说是个相当不错的成绩,新上市的问界M7虽然一直伴随着争议,但换句话说也从不缺少话题和热度,华为赋能带来的加成是有目共睹的,增程式虽然屡屡被吐槽是落后技术,但市场表现证明了对消费者来说增程式确实是现阶段不错的过渡方案。

    而对于无法接受增程车型的车主来说,问界M5也在最近推出了纯电版车型,把选择权交给了用户。在这时,友商如果还去纠结增程技术的落后与否可能就有失体面了傲慢,并不能拯救长城汽车!


    10、
    极氪汽车7月交付量为5022台
    极氪汽车7月交付量为5022台,1-7月累计交付量为30039台。


    在7月11日的极氪进化日上,极氪正式宣布将为所有极氪001车主免费升级8155智能座舱。2万台的更换数量,这对极氪这家新品牌来说绝对是笔不小的开销,但极氪依然为了车主的体验买了单,或许这也是极氪在骂声不断的当下还能销量不断的原因之一吧。
    而在前段时间,极氪的第二款车型极氪009近期也被曝光,体验还不错(我暂时只能说到这里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再期待一下。



    11、
    岚图汽车7月销量为1793台
    岚图汽车7月销量为1793台。


    从销量来看,刚上市不久的梦想家交付仅半个月交付量就已经成功破千,这对于相对小众的新能源MPV市场、以及起售价接近40万的车型来说,已经说得上是个不错的成绩。但这对于意在冲击高端的岚图来说,还远远不够。毕竟高端并不是简单地堆参数、垒配置、涨价格,而是要靠着某些独一无二的亮点和品牌价值,才能够真正打动用户。目前身上的品牌标签不够明显,可能是岚图最大的问题。



    12、
    创维汽车7月交付量为1159台
    创维汽车7月交付量为1159台,1-7月累计销量为7995台。


    相比于高调的华为和余大嘴,创维汽车更像是“闷声发财”的代表。创维的创始人黄宏生在2010年就已经入局、成立了开沃汽车,随后在2011年收购重组了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重点发展新能源商用车,又在2017年获得了乘用车生产资质,并在2019年发布了天美汽车。或许是因为销量不佳,去年开沃汽车又以2800万元的价格拿到了“创维”的商标转让,天美汽车被整合进“创维汽车”品牌,这才借助创维这个这个家电领域的“金字招牌”拿到了1000多台的月销量。


    有意思的是,8月份上市的创维HT-i居然采用了比亚迪的DM-i混动技术。或许在纯电+插混两条路并行之下,创维汽车的销量还有更大的进步空间。



    13、
    蔚来与壳牌合作首座充换电站上线
    8月1日,蔚来与壳牌合作的首座充换一体站——厦门同安壳牌站正式上线运营,站内建有1座第二代换电站以及2根180kW超充桩。

    根据协议,蔚来和壳牌将共同推进充换电设施的建设与运营。换电站方面,在中国,双方到2025年共建100座换电站;在欧洲,双方计划从2022年开始进行换电站的建设、运营试点工作。充电设施方面,壳牌欧洲充电网络将向蔚来用户开放。

    蔚来与壳牌的合作,除了在国内共建100座换电站以外,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可以借助壳牌在欧洲数以千记的服务站快速建立蔚来在欧洲的补能体系,进一步提升蔚来在欧洲的产品竞争力。通过此次合作,壳牌也可以借此加快能源转型的步伐,成为未来“电动车”行业的关键参与者。

    也许不久的将来,充换电站会成为比加油站更普及的存在,从而彻底解决某些燃油车主存在着的纯电里程焦虑



    14、
    零跑T03再涨价,最高涨幅6600元

    零跑汽车7月31发布价格调整说明,除2022款T03特别版外,全系T03车型官方指导价将做出调整。其中玛瑙版涨价5600元,皓月版、琥珀版、耀金版、星钻版涨价6600元。


    这已经是零跑今年第二次提高T03的售价了。原材料成本的进一步上涨,对本就售价不高的A00级小车影响很大。很多品牌都选择涨价或停售旗下的A00级车型,用户可能将“被迫”进行消费升级。未来,这类5-8万的纯电小车很可能会开始两极分化:一部分价格下探,用走量来换“双积分”来赚钱或者弥补燃油车的缺口;另一部分则是价格上探,用更强的产品力来弥补额外的溢价。但不管如何,除非原材料价格降回1年前的水准,否则我们很有可能再也见不到400续航左右的性价比纯电小车了。



    15、
    smart精灵#1 Premium涨价

    零跑T03前脚刚官宣涨价,随之而来的则是smart。

    8月1日,smart中国发布消息称,受全球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全新smart精灵1 Premium配置车型价格将进行调整,自2022年8月3日起,Premium配置车型官方零售价将上调5800元。已选购此车型并于20228223:59之前完成定金支付的用户以及Pure+Pro+配置车型不受此次调价影响。



    电池成本的上涨可能是这波A00级小车价格调整的主要原因,但Smart精灵这次只调整了顶配车型的价格,同样使用200kW单电机,66千瓦时电池的另两个配置却并未上涨,乍一看实在有些难以理解。

    推测一下,社长觉得最有可能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价格策略,一方面能够锁住高配车型大定的订单,另一方面又能通过提高高配的售价凸显中配车型的性价比,还能小小地释放一波未来价格可能上涨的信号,来刺激潜在用户下定。另一个则是高配车型的某些原材料价格(比如音响、毫米波雷达)上涨,而预定数量又超出预期,所以想通过涨价来锁定利润。



    16、
    五菱星辰混动版正式发布

    8月2日,五菱首款混动车型——五菱星辰混动版正式发布,新车搭载电磁式DHT,采用P1+P3双电机串并联架构,属于HEV车型。



    据悉,五菱星辰混动版长宽高分别为4594/1820/1740毫米,轴距为2750毫米;新车配备LED自动大灯、18寸铝合金轮毂、绗缝座椅、超大全景天窗等配置,并搭载以五菱自研为主的Ling OS灵犀系统。


    动力方面,五菱星辰混动版搭载了320Nm扭矩的驱动电机,放电功率为100kW的大功率电池。同时采用了2.0L阿特金森循环混动专用发动机,最高热效率为41%。

    五菱星辰混动版百公里综合油耗4.6升,0-100km/h加速时间为7.8秒,整车综合续航超1100公里。



    按照五菱官方的说法,现有车型共分为红标和银标两种,其中红标为相对亲民的大众车型,银标则代表着相对高端的全球车型。因此采用银标的五菱星辰混动版,也承载着五菱品牌进一步向上、并面向全球的希望。


    从技术角度来看,作为一台紧凑级SUV,五菱星辰混动版4.6L/100km的WLTC油耗表现已经称得上是出色。参考此前燃油版6.98-9.98万元的售价,混动版的起售价格估计会在10万元左右,甚至有可能成为市售最便宜的混动车型。看来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果然不是一句空话




    17、
    比亚迪将进军德国、瑞典市


    8月1日晚,比亚迪宣布与欧洲经销商集团Hedin Mobility合作,为瑞典和德国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产品。

    瑞典和德国多家先锋店将于今年10月正式开业,首批车辆将在今年第四季度交付。



    虽然国内产能一直吃紧,但比亚迪却一直在加速出海的脚步。7月刚刚进军日本和荷兰的比亚迪,这次又官宣进入德国和瑞典市场。其实海外市场比亚迪已经布局多年,只不过此前产品多以大巴等商用车为主,产品遍布70个国家及地区,400多个城市。此前打下的口碑,一定程度上也为比亚迪乘用车出海铺平了道路。


    上半年,比亚迪销量超越特斯拉,加上目前全国各地投资建厂扩大产能,比亚迪已经进入了高速增长期,在保证国内市场增长稳定的前提下,加速出海开拓海外市场是必然的选择。出海日本和欧洲只是一个开始,靠产品赢得全球市场的认可,真正成为有影响力的全球品牌,或许才是比亚迪真正的野心和目标。




    18、
    理想汽车申请“李想出行”商标


    近日,理想汽车申请注册了多个“李想出行”商标,国际分类涉及广告销售、运输工具、运输贮藏等,当前商标状态多为等待实质审查。此外,理想汽车近期还申请了“理想助手”“理想超充”等多个商标,国际分类包括教育娱乐、金融物管等。



    推出理想ONE之前,理想最早入局造车其实是从SEV项目、也就是低速纯电动车开始的,目的是解决城市1-2人的短途出行需求。但因为法规等种种原因,SEV项目最终宣告流产。项目失败后的转型期间,理想又曾和滴滴组建合资公司“桔电出行”,负责车型的开发、采购和生产,布局共享出行市场。不过这次尝试也没能成功,项目早在两年前就陷入停滞。


    但随着理想月销稳定破万、20万台理想ONE下线、以及理想L9的3万+大定数量,说明理想主打家庭牌已经成功,理想目前并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去主打出行市场。而且从这次注册的只是“李想出行”而不是“理想出行”的名字来看,也更像是单纯防止恶意抢注的防御性注册,车主们也不必担心理想会“秒变网约车”。




    19、
    小鹏汽车建成国内最大自动驾驶智算中心“扶摇”

    8 月 2 日,小鹏汽车宣布在乌兰察布建成中国最大的自动驾驶智算中心“扶摇”,用于自动驾驶模型训练。“扶摇”基于阿里云智能计算平台打造,其算力可达 600PFLOPS(每秒浮点运算 60 亿亿次),据说能将小鹏汽车自动驾驶核心模型的训练速度提升近170 倍。


    智能化已经成为小鹏汽车最重要的标签。但想实现智能化中最重要的自动驾驶,其实并不容易;目前的自动驾驶,除了需要激光雷达这类硬件,数据和算法同样重要。想要进一步优化自动驾驶的算法模型,就需要通过车辆上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获取足够多的行驶数据,不断修正出现的corner case,这需要非常强大的算力才能完成模型的训练。


    这次的自动驾驶智算中心“扶摇”将很大程度上解决小鹏的算力问题,同时降低未来使用算力的费用成本。凭借算力的优势,小鹏汽车很有可能会在自动驾驶领域实现进一步的突破。